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有人新書:陳政欣散文集《文學的武吉》  ◎  有人出版社
藝文訊息, 有人出版品專區 2014-02-24 13:38:27
Bookmark and Share

《文學的武吉》
作者:陳政欣
文類:散文
出版日期:2014年2月
有名系列 the name 50
ISBN:978-983-2812-93-7
定價:RM28

內容簡介
陳政欣的地方誌書寫。以一本書,寫一個市鎮──武吉。

武吉,在現實中有所本,在書中,卻被作者刻意虛擬魔幻,以文學的情懷和想像,把武吉推移到寫實的另一邊;另一邊,有更多的武吉。

陳政欣:武吉是馬來西亞到處都有的市鎮,有著所有市鎮都有的悲喜劇,記憶和歷史,風貌和滄桑。

武吉是一座山,武吉也是一個鄉。

陳政欣:我出生成長於武吉,也將會長逝於武吉。武吉漫長的歲月裡曾經有過一小截的我,我的一生卻有著一個宇宙般寬闊的武吉。

武吉一直都在。在時間與空間的大地上永不停息地滋長。

作者簡介
陳政欣,祖籍廣東省普寧縣,1948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州大山腳。新加坡義安工藝學院機械工程系畢業,後從商多年,現專心創作。曾任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理事、副會長,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前理事,馬來西亞作協北馬聯委會前主席。

早年從事詩歌創作,後來開始小說創作及翻譯外國文學作品,並撰寫文學評論、戲劇劇本與專欄小品。著作包括詩集一本,小說集六本,翻譯小說五本,及劇本《有原則的人》。2007年獲得第九屆花蹤文學獎小說組推薦獎。2008年獲得第一屆海鷗年度文學獎小說組特優獎。

按此網購
序/那些文學的前行者,在武吉馬達讓中⊙張錦忠

2012年夏天,我到金寶開會,後搭長途巴士由怡保經宜力北上勿洞,在和平村留宿一夜,次日折往北海,搭渡輪過檳島。這回返馬,除了發表論文與勿洞行之外,也頗想與棕櫚出版社諸故人一晤,於是安排了經檳城飛回台灣的行程。

棕櫚出版社在1971年成立,創業作是1972年出版的《宋子衡短篇》。我讀了《蕉風月刊》1973年“評論專號”裡的“宋子衡短篇小說評介專輯”後郵購了一冊,不是向周報社就是向宋子衡郵購吧。那期的《蕉風》“評論專號”同時刊出宋子衡短篇〈樂天廬夜宴〉,頗富象徵意義,如果寫得長一點,可能就是馬華小說版的〈龍天樓〉。那幾年宋子衡創作力旺盛,《蕉風》幾乎每期都刊出他的短篇,有時還跟菊凡實驗兩人書寫同一題材。那些年我讀了葉維廉的《現象.經驗.表現》,對小說批評頗感興趣,開始寫起評論來,分析的多為宋子衡作品。一日,收到小說家來信,要我為他的下一本小說集寫序。彼時我高中剛畢業,每天在關丹街頭四處溜達,也不是甚麼作家,宋子衡居然要一個高中生給他的小說集寫序,真令人驚訝。

於是我寫了〈宋子衡小說中的命運與完美意識探索(1972-1975)〉,那是我在關丹那些年最重要的評論稿了,後來也刊在《蕉風》。不過,宋子衡的第二本小說集遲遲沒有出版,一直到1991年才改由蕉風社推出,距離那篇序文刊出時間,已有十幾二十年之久了,序文早已過時,故改成附錄,彼時棕櫚出版社也早已解散了吧。

後來我到八打靈謀生,在學報社當個小編輯,也兼編《蕉風》。某年宋子衡來都門領獎(應該是這個原因吧),到編輯室小坐。他話不多,故那次見面時也沒說甚麼,大概後來就是姚拓請我們到大人餐廳吃飯。《宋子衡短篇》之後,棕櫚出版社相繼推出《冰谷散文》、《艾文詩》、《溫祥英短篇》、《游牧散文》、《暮色中》(菊凡小說集)等書,部部紮實,文類齊全,是七○年代的馬華文學場域的重要出版社了。

我跟棕櫚諸故人認識始自宋子衡小說。棕櫚諸人如菊凡、溫祥英經常給《蕉風》投稿,故也有關於文稿的書簡往返。陳政欣、葉蕾等生力軍加入棕櫚,似乎是後來的事了。陳政欣當然不是文壇新人,當年他以“綠浪”筆名寫詩,早已是馬華現代詩人一個響亮的聲音。政欣興趣廣泛,譯過不少通俗小說,對科幻小說尤其在行。我編《蕉風》的“科幻文學專號”時,他也來稿支持。葉蕾來過編輯室小坐,許多年後她還記得我們見過面。後來我到台北唸書,某年陳政欣來台,約我跟李有成相見。回想起來,那次見面,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我不記得三十年來,我多番台馬往返——其中頗有幾次是出席馬華文學的研討會——有沒有見過棕櫚故人,有的話應該也只是陳政欣,因為他一直相當活躍,十分熱心參與推廣馬華文學的活動。但是我記憶中的陳政欣,以及棕櫚諸人,總是和那些文學的前行者,大山腳、檳島、北馬連結,甚至每次在南馬的柔佛看到棕櫚園坵,看到那些棕櫚叢林,想到的都是棕櫚出版社,以及那一群默默寫作的故人。

因此去年夏天,想說既然到了北馬,應該要與故人敘舊。

早一年,即2012年初,宋子衡驟逝,令人哀傷(2012年,其實是我的傷逝之年,岳父、母親先後在數月內辭世,人世之無常,莫過於此。我們常用“一個時代的結束”來哀悼長輩之死的世代終結。是的,時代走到這個地步,我們這個世界的文明,早已經歷了各種昇華與浮華,早已不知終結幾回了),越發希望和故人一晤,於是請政欣居間聯繫。金寶會議期間,政欣、冰谷、何乃健也到小鎮與會,探訪同來開會的老友記李有成。會後我們說好等錦樹和我從勿洞返馬時跟棕櫚諸君在檳島相聚。

那天下午我們在小說家溫祥英望海的高樓居所閒聊,日落時分就到海邊的餐廳吃海鮮。我們,指的是溫祥英夫婦、菊凡、政欣、葉蕾、沙河,後來麥秀也來了。我在東海岸練筆試寫時,棕櫚諸人早已出道,屬於馬華文學的前行者。麥秀當年協助蕭遙天編《教與學月刊》,更是前輩了。之前聽說他微恙,見到他在康復中,十分欣慰。第二天一早檳島大雨,錦樹冒雨去植物園走走,後來溫祥英夫婦到旅館帶我們去吃早餐,遊覽市區若干景點,到張弼士故居一遊,也逛了傳統市場,因為錦樹要買點生豆蔻回台。我在市場看到一桶一桶的亞答仔頗為興奮,在台灣吃摩摩渣渣時都只有兩三顆。後來我們在The Library餐廳吃飯,餐後溫祥英夫婦送我們到機場,結束了兩天一夜的“棕櫚故人敘舊之旅”。

上面所提到這些棕櫚故人或文友,多出現在陳政欣的《文學的武吉》裡頭。例如,書中不只一篇提到武吉在七○年代初有個傳說中“姓宋的”人,在武吉馬達讓這小鎮上“捕捉已經逐漸消失的流傳中的軼事傳說”。那位姓宋的人當然不姓宋,不過他就是宋子衡。陳政欣寫道,“宋子衡說在小鎮上寫小說,畫個身形就可,不需連影子都要描出來。情節背景能模糊能虛擬的,就儘量用文字來意象化了。撒放些許迷霧,讓武吉鎮人沒能在他的小說裡找到武吉鎮人的身影……。”政欣這幾句話正點出了宋子衡的洞見,同時也指出了馬華小說“唯現實主義者的盲點——他們認為要連影子都描出來才叫寫實。

2012年初之後,不管虛寫實寫,宋子衡已不再“捧著小說在武吉鎮上躊躇”了。陳政欣說,“宋子衡是走了,是永遠地走了。”不過,宋子衡模糊虛擬的武吉鎮地景、背景或人物,陳政欣在《文學的武吉》裡頭繼續書寫,繼續以文學造山造鎮。文學的武吉,武吉的文學,就像那條K路,“依然起伏蜿蜒,依然蔥蔥鬱鬱綠意盈目”,透過陳政欣的文字韻律與書寫想像,在我們眼前伸展出去……。

[ 點閱次數:59104 ]

暫無回應

還沒有回應...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有人部落

馬華文學後浪潮。眾聲喧嘩,一個張揚的居所。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106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