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有人新書:廖宏強散文集《獨立公園的宣言》  ◎  有人出版社
有人出版品專區 2008-04-22 14:22:32
Bookmark and Share
廖宏強散文集《獨立公園的宣言》ISBN:978-983-2812-234 售價:RM22

內容簡介:

旅台作家廖宏強的第一本散文集,收錄作者中學、大學,乃至醫學院畢業後,從醫的生活點滴及感受。從作者的文章中我們漸漸看到好幾個身份符碼:華小生、獨中生、留台生、醫生。這些身份符碼相互交錯重疊,構成了一位有著特殊歷史感的馬來西亞華人,背負著一代人的記憶及鄉愁。作者的凝筆書寫,讓馬來西亞的婆娑身影清晰起來。


作者簡介:

廖宏強,1967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居鑾,中學就讀居鑾中華中學,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現為內科及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服務於台灣苗栗大千醫院急診醫學科。

曾獲大馬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世界華文小說獎佳作;大馬旅台文學獎小說首獎;台灣"海華散文獎"首獎、大馬客聯短篇小說首獎等。著有短篇小說集《被遺忘的武士》。

試讀:失落的一代/廖宏強

我從小學開始至大學畢業,完全是受華文教育,即使如此,對於華文教育的堅持,恐怕還不如我祖父。祖父和其它大多數南來的中國人一樣,在祖國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才迫不得已“出國”,兩手空空坐船來到馬來亞,其中的差異大概是沒被像豬仔一樣賣掉而已。之後的故事一長串,實在也沒必要寫出來賺他人幾滴熱淚。就談唸書吧!大字不識幾個的祖父就像許多前輩一樣,對教育抱著極大的期望,尤其是華文教育。

早期馬來亞的華文教育多由華人創辦,剛開始多以中國的私塾型態存在,漸漸茁壯成“校”的規模,殖民政府也從不干涉的政策轉而介入,加以約束,控制,獨立後的聯盟政府亦然。自一九六一年教育法令實施後,中學開始分為國民中學,國民型中學和以華文為主要學媒介語的華文獨立中學。前兩者接受政府的津貼,是國家教育體系的一環,後者則被排除,經費自籌。當時政府之所以允許華文獨立中學存在的理由竟是基於華文獨立中學具有收受政府考試落第生或超齡生等的功能。狹義地說,在這種華文獨立中學唸書的學生就叫獨中生。

人生漫漫,中學生涯是個人人格氣質養成的重要的過程,而普遍認為在這個國家被當作二等公民心態之下成長的華裔子弟,尤其是獨中生,究竟心裡想甚麼呢?獨中生除了出路以及文憑承認與否常被拿來作文章討論之外,較少有心理歷程的探討,〈第四人稱〉(作者:黃錦樹,分上,中,下發表於《星洲日報‧文藝春秋》2004.01.18,01.25,02.01),讓我等獨中生看得感慨萬分,我們這群獨中生,失落的何止一代?

錦樹和我是同鄉,同班高中同學,家族長輩與我祖父有些淵源,大學同樣呆在台大。因此,第四人稱那些似真似假,混在小說虛構與真實情節裡頭的人物都可以對號入座。撇開那些繁複的小說結構不說,恐怕也沒人比錦樹對我們這票失落的獨中生有這麼深沉獨特的瞭解,最終赤裸裸道出我等獨中生的失落,當然也惹毛不少舊日高中同窗。

我曾寫過一篇小文章〈人生以服務為目的〉(見23頁),講的是我中學四年當巡察員的甘苦,最令人難忘的就是送殯的時日,不僅如此,還有一大堆的義賣,園遊會,畢業特刊招廣告等等為母校籌款的活動。獨中生課餘之外找錢的經驗幾乎毫無例外的伴著母校的成長。其中的領導佼佼者非母校居鑾中華中學校長陳X聖校長莫屬,也就是文中的陳校長。陳校長乃台灣師大體育系畢業,真的還曾代過地理老師替我等上過課,可見當時師資之匱乏,華史地的老師都是跨行相互支援。他不只記憶超人,籌款厲害,更是精明幹練權威的領導人。八十年代獨中是真的如政府所述具有收受政府考試落第生或超齡生等的功能,這些提早被教育體系放棄的一群,自然成為校外不良份子急欲壯大招攬的對象,甚至前段班那些調皮搗蛋的也一樣。因此,校長如果沒兩下子怎擺得平。獨中律己的嚴厲校規,留級的考核制度造就了異於國民型中學的校風及傳統。而從放牛班奮鬥至前段班的學生終究是少數,成績的優劣,入學分班時已定案,極少例外,直到畢業,只是理工商文之差而已。文中以咖啡烏這位同班同學陳X楓為例,道出了大多數華裔家長普遍的心態,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壞竹也能出好筍,也破除必須有幾個錢才能唸獨中的刻板印象,周遭的同學,和我一樣沒錢的一大堆。十幾年過去,獨中早已具備招收優秀新生的吸引力,比如南馬的老大寬中,每年都吃光大部份的頂尖學生。套句某些獨中大老的話,全世界有四百多間大學承認獨中的文憑,替國家培就了多少的人才,幾十年過去,我等也奮鬥了十幾年,獨中也還是必須伴著這樣的找錢活動成長,這就是華社所謂的第二所得稅。更諷刺的是,政府隨興的零頭施捨被當成華社的頭條新聞,政治人物配合落力演出“請惠賜一票”的荒謬劇。過去如此,現在依然,以後更不必說了,失落於焉產生。

文中的主人廖,同學都指向我,寫得那麼明,叫我怎麼賴?我從中學時立志當醫生,畢業後一心嚮往還國服務。為了考那個資格考耗了半年,甚至還有一年的,比如好友詹X敦。四年的強制服務後,終究還是離開。與我有著相同際遇的學長姐一大票,短則一天,長的幾個月,熬完四年又回到起點的大概只我一人。其時,人事已非,留下的回憶也是當年中學那個擁有許多回憶的著名的海邊柔佛州豐盛港阿依巴板海邊,我在那兩年的生活濃縮成〈小鎮醫生〉(見166頁)這篇散文。乾脆不回的前輩約略有四百多人,醫學系如此,其它的也好不到那。八十年代的獨中生,選擇赴台升學的佔了極大的比例,也知道拿的是一張不被國家承認的文憑和學位,畢業後就看個人的造化。文的當獨中老師,工的在外資廠房上班,理的幹些不相關的行業,商的自行開業,大都如此,甚至把台灣搞靈芝珠寶等等老鼠會相關的伎倆帶回去全馬走透透,最後開個文化大企業的也有。對此早有參悟並且寫成文的就是留台的大老李宗舜,是我非常敬重的學長。之後就成了種默契,就是如此了,又能怎麼樣?直到不識趣的黃錦樹這篇〈第四人稱〉,在某種程度上解除了武裝在留台生獨中生的心裡負擔,以一種戲謔嘲諷,甚至建立在墳地的烏托邦社會終結了獨中生,也可能是華裔社會的“賭爛”之聲。

我還馬五年又赴台之後,寫了篇〈血色全無的知性與感性之旅〉(見97頁)的文章,是以一位到馬六甲作知性旅遊的台灣女生所寫的一篇錯誤百出的文章加以延伸的個人經驗的小文。因為內人寶鑽的關係,我對馬六甲有種難以言喻的情感,離家多年,文章字裡行間所展延的也竟彷如一般遊客輕描淡寫的遊記。之所以提起這段往事,乃〈第四人稱〉的中後段用了極大的篇幅,一大堆大師的理論,艱澀難懂的遣詞用字,大談特談“我”的認同,除了賣弄文筆,其後的隱喻,一般人恐怕看不出來。對於我,或者有著相同經驗的人來說,其中心路歷程的轉變實非筆墨可以形容。

我祖父南來奮鬥一輩子,直到老死還是希望能葬在他的祖國——中國,我老爸年輕時也是一樣偷偷看中國共產的書籍。所謂認同,這個沉重的大帽子在我們這土生土長的一代已經劃分得很清楚,炎黃子孫的種,馬來西亞人。文化及情感上或有差異,卻也大多相互重疊,最後都必須有個抉擇,情感牽動國籍的歸依,國家淹沒了感情的氾濫,或是商人嘛!哪來的祖國?不管如何,任何答案的背後都可能是無可奈何。對於獨中
生,正如作者所言,名字是有效的,從他(陳校長)的口中,一旦被叫出,就證明你是學生,你有債務,即使你決心把自己自我放逐到遠方,一旦走進,就是種宿命。每次還家友人都會關心的問:幾時回來?彷彿不回來是種罪。整篇文章中段的精華重點乃從企圖以一種只差沒被飲水思源這塊大招牌砸死的獨中生所揹負的道德良心訴求解放出來,你我他的“我”之間的掙扎,激辯到最後,簡單的來說就是個人的自由心志的選擇。人的感情隨著凋零而日漸淡薄,每一次葬禮都永遠的切斷一些與故鄉的聯繫,直到舞臺不知不覺的清出來留給下一代了。

最後,僅以現任美國加州州長魔鬼阿諾的名言“我將回來”作結尾,這樣才夠無厘頭。

[ 點閱次數:86751 ]

1 則回應

很高興宏強出散文集.
大家要支持.
肥勇俊 [會員] 2008-04-23 @ 09:45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有人部落

馬華文學後浪潮。眾聲喧嘩,一個張揚的居所。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141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